IF 14.9|山东大学吴训伟/郭泾团队揭示苯乙双胍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发展的机制-自主发布-资讯-生物在线

IF 14.9|山东大学吴训伟/郭泾团队揭示苯乙双胍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发展的机制

作者:山东维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4-06-24T00:00 (访问量:3331)

口腔鳞状细胞癌(OSCC)是头颈部常见的癌症类型,每年有近70万新发病例和38万死亡病例。目前,基于病理诊断和肿瘤分期,OSCC主要采用手术、化疗、放疗联合治疗,其有效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,尚需开发有效的新药。在不同的肿瘤中,苯乙双胍已被证明比二甲双胍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,然而,苯乙双胍对OSCC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。2024年5月8日,山东大学吴训伟/郭泾团队在“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,IF 14.9”上发表论文Phenformin activates ER stress to promote autophagic cell death via NIBAN1 and DDIT4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dependent of AMPK。研究发现苯乙双胍诱导其新靶点DDIT4,特别是NIBAN1,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,从而抑制OSCC细胞的生长。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苯乙双胍的抗癌作用,为其在OSCC临床治疗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研究结果

1、在体内外实验中,苯乙双胍通过抑制OSCC细胞增殖、增强OSCC细胞凋亡和自噬来抑制OSCC的生长

研究发现苯乙双胍在体内外均能显著抑制OSCC细胞的生长,通过研究苯乙双胍对OSCC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影响,发现苯乙双胍治疗可以减少体外OSCC细胞的增殖,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;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通路,进一步验证了苯乙双胍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。qRT-PCR分析发现苯乙双胍处理OSCC细胞中p62、ATG7、Beclin-1、ATG12和Lamp-1 mRNA水平显著升高。此外,OSCC细胞转染GFP标记的LC3,然后用苯乙双胍处理,GFP细胞的点状染色显著增加,这些数据表明苯乙双胍可以促进OSCC自噬。进一步研究发现苯乙双胍通过诱导自噬体的形成来促进OSCC细胞自噬。

已有研究表明自噬可以诱导细胞凋亡,因此作者研究了苯乙双胍诱导的自噬是否可以促进细胞凋亡。自噬基因Beclin-1的敲低不仅可以阻断自噬的诱导,还可以降低苯乙双胍诱导的凋亡标志物的表达,提示苯乙双胍通过诱导自噬促进OSCC细胞凋亡。敲低Beclin-1可以恢复苯乙双胍诱导的OSCC生长抑制,提示苯乙双胍诱导自噬可促进体外OSCC细胞死亡。作者进一步在体内验证了这一结果,数据表明苯乙双胍不仅抑制OSCC细胞增殖,而且促进OSCC细胞凋亡和自噬,从而在体外和体内抑制OSCC细胞的生长。

图1.苯乙双胍在体外促进OSCC细胞的细胞自噬

2、苯乙双胍通过调控DDIT4和NIBAN1的表达诱导自噬的形成

为进一步了解苯乙双胍调节哪些信号通路来抑制OSCC细胞生长,作者对苯乙双胍处理的CAL 27 OSCC以及对照细胞进行了RNA-seq分析,发现自噬信号通路的激活是苯乙双胍对OSCC细胞的主要影响,RNA-seq分析发现了两个重要基因DDIT4和NIBAN1,苯乙双胍处理显著诱导其表达。接下来,为确定苯乙双胍是否通过高水平表达DDIT4和/或NIBAN1来促进自噬,进行DDIT4和/或NIBAN1敲低处理,发现敲低DDIT4显著抑制了苯乙双胍诱导的p62、Beclin - 1、ATG7和自噬标志物的表达,NIBAN1敲低以及DDIT4和NIBAN1双敲低后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,表明苯双胍通过调节DDIT4和NIBAN1的表达来促进自噬。据报道,DDIT4可负向调控mTOR通路,而NIBAN1可与mTOR通路相互作用,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。作者发现苯乙双胍抑制了OSCC细胞的mTOR通路,进一步实验发现苯乙双胍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诱导DDIT4和NIBAN1表达,促进细胞自噬。机制上,苯乙双胍通过正向调节ATF4而非ATF3来促进DDIT4和NIBAN1的表达诱导自噬,并且这种调节不依赖于AMPK的激活。

图2. 抑制DDIT4和NIBAN1表达可阻断苯乙双胍诱导的自噬

3、苯乙双胍直接诱导内质网应激,控制ATF4-DDIT4和NIBAN1的表达

接下来,作者证实了AMPK的敲低并不会抑制苯乙双胍处理诱导的ATF3或ATF4的表达。ATF4是一种应激反应基因,在体外,二甲双胍已被证明通过增加BIP、DDIT3和caspase-12的表达来激活内质网应激。因此,作者假设苯乙双胍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直接增加ATF4的表达。研究发现苯乙双胍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激活PERK,而PERK的激活导致其下游靶点eIF2α的激活,从而增加了ATF4的翻译。进一步实验表明苯乙双胍诱导内质膜应激直接激活翻译机制,增加ATF4的表达,从而控制DDIT4和NIBAN1,促进自噬形成,导致细胞凋亡增加,最终抑制OSCC细胞生长。

图3.苯乙双胍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诱导ATF4、DDIT4和NIBAN1的表达

 

小结

综上,本研究确定了苯乙双胍的两个新靶点:DDIT4以及NIBAN1,并发现苯乙双胍不依赖AMPK的激活,而是诱导内质网应激进而激活PERK / eIF2α / ATF4轴通路,增强DDIT4和NIBAN1的表达,导致mTOR抑制,促进自噬,从而抑制OSCC细胞的生长。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苯乙双胍的抗癌功能,并为将来开发苯乙双胍用于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山东维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

地 址: 高新区港源四路416号

联系人: 展经理

电 话: 400-077-2566

传 真: 0531-88896821

Email:market@wzbio.cn

相关咨询
ADVERTISEMENT